收藏俱乐部 欢迎来到警官读者俱乐部![登录] [免费注册] |  我的订单 | 俱乐部简介  | 帮助中心  | 去首页 
热门关键词:治安 刑事侦查 交通管理 文书写作 警察心理             
  中国传统“践行”德育思想研究
书代号:2018112302 条码:9787565334399
出版时间:2018-11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作者:边慧民
版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类别:公安图书
开本:16开 版次:1/1
点击数:742 非会员价:¥60.00
A级会员价:¥57.00 B级会员价:¥54.00
购买数量:    

            早在我国春秋时期,一些思想家就明确地把认识归纳为“知”和“行”的关系问题,并对这一认识论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有深度的探讨,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重视“行”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行”是知行统一的基础,则是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优良传统。“践行”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涉及知识获得的途径,成就理想人格的方法,不仅最终要落实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政治生活、科学实验和艺术活动中,而且“践行”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唯一方法。 本书对中国传统践行德育思想的梳理和讨论,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两汉时期。第三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时期。第五个时期,是近代。
目录

上编 中国传统“践行”德育思想的渊源

第一章 老庄的“践行”德育思想
第一节 老庄的“不言之教”观
第二节 知易行难与知行合一
第三节 善行与养生
第二章  孔子的“践行”观
第一节 孔子的德育思想
第二节  孔子的“践行"观概述
第三节 孔子听言观行的重行观
第四节 “敏于事而慎于言”
第五节  言行一致,重在实践
第六节  修的必寿
第三章   墨子的道德实践精神
第一节  墨子生活的时代及修身德育思想
第二节  墨子言足以复行者尚的重“行”观
第三节  以“行”为本的道德实践精神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重“行”观
第四章  荀况的“践行”唯物观
第一节  荀况的唯物认识论
第二节  行高于知,知明而行的知行统一观
第三节  言必责其用,行必求其功的重“行”观
第五章   两汉时期唯物主义哲学家的“践行”观
第一节  陆贾、贾谊的唯物主义重“行”观
第二节  夫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知
第三节  王充的唯物主义重“行”观
第四节  王符、荀悦和仲长统的唯物主义重“行”观
第六章   魏晋时代唯物主义的“践行”观
第一节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
第二节  言尽意论的知行统一观
第三节  戴逵、何承天的唯物主义重“行”观
第四节  范缜对知行一致的理论贡献
第七章  隋唐时期唯物主义者的“践行”观
第一节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的“践行”观
第二节  行道及物的唯物主义重“行”观
第三节  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

第八章   张载王安石等人的唯物主义知行观
第一节   张载的知行统一观
第二节  “人力”、“人为”的践行观
第三节   沈括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观
第九章  朱熹的践行观
第一节   朱熹的生平
第二节、知与行
第三节  知先行后 相依不离
第四节  知轻行重  检验真知
第五节  知行相须 
第六节 朱熹的格物致知说
第十章    程颐 叶适 陈亮的践行观
第一节  程颐知难行亦难的知行统一观
第二节  叶适无验于事者其言不合的重“行”观
第三节  陈亮当理而后动审势而后为的“践行”观
第十一章  宋末清初 王守仁王廷相等人的“践行”观
第一节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知行观
第二节  讨诸理而尤贵达于事的知行统一观
第三节   以实事征实理的知行观
第四节   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的知行统一观
十二章   王夫之等人的朴素辩证“践行”观
第一节 王夫之概述
第二节 王夫之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的“践行”观
第三节 习而行之的唯物主义“践行”观
第四节 戴震“先务于知,以见之行”的唯物主义重“行”观 

  

第十三章  近现代唯物主义的“践行”观
第一节  及之而后知的“践行”观
第二节  必验之物物事事而皆然的“践行”观
第三节  进化论视野下的“践行”观
第四节  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第五节  中国传统“践行”的继承与创新

下篇   中国传统“践行”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十四章  家教在“践行”
第一节  “践行”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第二节 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才有力量
第三节 “践行”出孝子
第四节 “践行”要从小事做起
第五节 “践行”出人才
第十五章 “践行”是检验官德的唯一标准
第一节   何谓官德
第二节   身体力行以德善政
第三节  信是接物之要 行乃立身之本
第四节  不为富贵而动 时以清廉为行
第五节 安贫乐道需“践行”,慎诱之德在奉公
第六节 为官一任重“践行”,得失自有两面性
第七节 道德底线要死守,躬行实践竞名流
第十六章 为人师表 以“行”为重
第一节 何为人师
第二节 身体力行是为人师表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 身教是最大的学问

第十七章 天生万物各有用,立志践行中国梦
第一节“践行”是一种力量
第二节 “践行”是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
第三节 “践行”具有实践的品格
第四节 中国梦在“践行”

编辑首语:
 中国传统的“践行”德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中华民族敬业观的一种优良传统。中国传统的“践行”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人格的完善有重要的启示。

  发表您对此书的评论
评论:
 

引用回复

×
  • 原贴: